近日股票配资入门平台,记者从广州市社科联了解到,为深入挖掘和推广广州市社科类社会组织建设发展中特色品牌项目的创新实践成果,营造勇于创新、学习榜样、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服务学术、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激发社会组织的研究活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社科类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广州市社科联于3月份开展了广州市社科类社会组织创新项目征集活动。
按照征集要求,市社科联根据真实性、创新性、传播力、社会效益、可持续性等综合指标从申报项目中遴选出“2024年广州市社科类社会组织十佳创新项目”,现公布如下。
传播中国声音:“湾区青年说”国际传播融媒体项目
《湾区青年说》是由广州市有声阅读促进会发起的国际传播融媒体项目。项目以“讲好家国故事,‘话’出港澳台侨青年同心圆”为愿景,共推出《逐梦湾区・青年说》《共同富裕・青年说》《美丽乡村・青年说》等主题普粤英三语音视频作品累计超过685期,全网传播量超3551万次,覆盖港澳台侨及海外青年超1000万人次,在YouTube、Facebook等国际平台引发“中国故事湾区青年讲”热潮,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20余项荣誉。
推动创新创业:“创响广州”系列活动
“创响广州”系列活动是由广州市创意经济促进会打造的青年品牌活动。活动本着“贴近青年、倾听青年、服务青年”的初衷,邀请优秀企业家和行业精英,深入高校、中学和企业园区,与青年学子分享创业故事和个人奋斗成功经验,自2016年9月启动,至今以社科讲座、电视节目、企业走访等多种形式共开展活动110多场,覆盖广州地区26所高等院校、企业园区与重点中学,现场听众累计2万多人次。活动广受合作单位认可与广大青年好评,被评价为“接地气、有温度、最励志”的青年大思政课。
打造高校英语教学服务平台:广东省“岭南杯”英语写作技能大赛
广东省“岭南杯”英语写作技能大赛是由广州外国语协会创办,并联合广东省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赛事项目。
大赛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0届,每年吸引广东全省90多所本科和专科院校近10万名学生参赛,成为全省高校学生展示英语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平台,促进了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得到高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现已成为广东省高校英语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赛事品牌。
弘扬海丝文化:“丝路十三行”品牌系列活动
“丝路十三行”品牌系列活动是由广州市十三行文化促进会打造的文化品牌活动。活动形式包括研学活动、非遗体验活动、社科讲座等,旨在进一步挖掘广州海丝历史文化内涵,打响文化“四大品牌”,为文化强市建设添砖加瓦。
自2023年8月开展以来共举办活动39场次,线下约500名市民参与其中,线上获得超过18万次网络浏览量,受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等主流媒体在5大平台报道。
培养青年理论人才:“青年学习沙龙”理论征文
“青年学习沙龙”理论征文是由广州市青年研究会打造的征文活动。活动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发展” 为核心,引导青年学者将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推动青年学生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
自2019年以来,活动面向全国高校、研究机构35周岁以下的社科理论工作者组织了六届征文,共收到全国青年理论工作者投稿1500余篇,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超120所高校青年学生投稿,有效激发青年学生推进理论创新的热情,有力提升广州社科学术影响力。
支持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青年行”社会实践项目
“乡村振兴·青年行”社会实践项目是由广州市乡村振兴研究会打造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项目以“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校内+校外”“常态+项目”的方式,结合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与实践要求,建设“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四维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政产学研创”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
项目4年来吸引全国16所高校逾千名大学生参与,实践足迹遍布15个省,行程10万多公里,采写了1000多万字的口述史料,建立了200多万字的案例资源库,采写成果集结出版3本专著。活动先后获得人民网、“学习强国”等10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奉献爱心力量:“彩虹桥”——孤独症儿童家庭支持公益项目
“彩虹桥”——孤独症儿童家庭支持公益项目是由广州市少年儿童发展研究会联合花都区残联、黄埔残联等单位开展的公益项目。
项目主要通过创建“彩虹桥”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学校课程、结对帮扶、亲子活动、家长沙龙等方式,为孤独症儿童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并实施正向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庭康复水平。项目自2024年启动以来,已在花都、黄埔等区相继落地,为1500多人次孤独症儿童和家长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项目还针对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就业需求,联合政府、爱心企业共同打造了“星星幸福舱”计划,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灵活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帮扶。
推进社区普法:“普法大篷车”之社科服务走基层活动
“普法大篷车”之社科服务走基层活动是由广州物业管理研究会打造的普法活动。活动通过设置市民道德讲堂,联合所在地的居民、居委会和物业公司,搭建社科服务共建舞台,为社区居民群众送来普法讲座、法治公益视频展播以及各种形式的便民服务,从而打造法治文化阵地。
2024年共举办了8场活动,直接受益群众450多人次,间接影响人数3000多人次,活动有效推动社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切实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地名在广州”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
“红色地名在广州”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是由广州市客属文化研究会打造的文化活动。活动联动中小学、企业、社区等开展红色文化研学,通过讲述红色地名背后的故事,深入挖掘广州作为近代革命发源地的丰富红色资源,让参与者深刻感受广州的红色历史底蕴。
活动遍布广州起义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多个红色场馆,串联起一条广州红色文化线路,目前共举行活动14场,直接参与人数逾千人,得到合作社区、企业、中小学的一致好评,营造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
协同湾区航运:“航运法律之声”学术沙龙
“航运法律之声”学术沙龙是由广州市航运法学研究会打造的学术交流活动。活动聚焦航运法领域,坚持航运法律理论界代表与实务界代表相结合的原则,邀请省内外航运业内资深专家,通过“参加人数精干、学术研讨精深”的学术交流,促进高校、法院、仲裁机构、律所、港航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航运法律界的“广州声音”。
活动目前已举办14期,讨论主题涵盖粤港海事保险法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订等多个热点话题,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才智保障,为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和国家航运立法司法作出应有贡献。
南方+记者 洪钰敏